後真相時代下的媒體轉型

文 / 黃馨儀  

  2016年是個令全球譁然的一年,由於意料之外的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事件,,造成政治辯論與社會分化空前激烈,開始有人意識到,社會的主流意見似乎與自己認知的有所不同,又或者長期都接收著相似的訊息,卻忽略了與自己觀點牴觸的意見。

  其中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格外顯著,大選期間,在美國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重量級媒體紛紛刊出預測希拉蕊勝選、從川普演說中挑錯,指出他說謊、調查川普經商或個人的道德瑕疵等一面倒的文章,直到開票結果出爐才發現選民的想法完全不同。

  專欄作家魯騰堡(Jim Rutenberg)在《紐約時報》撰文表示,這是數位時代中,媒體受到又一場「杜威擊敗杜魯門事件」的教訓。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,當時的《芝加哥每日論壇報》為了提早印刷報紙,採信華府記者的預測判斷,認為杜威會輕易勝選,沒等到開票結果出爐,頭版標題就是「杜威擊敗杜魯門」,但當晚開票結果並非如此,杜魯門獲勝。媒體刊出錯誤的新聞在史上留名。

  可主流媒體的謬誤不僅僅代表媒體對選情評估的錯誤、與人民的思想脫節,更代表了人民其實並「不相信」主流媒體。主流媒體之所以為主流,便意味著該報導的流通量大、閱聽眾多、能見度高,卻在一次總統大選顯露選民的想法與之相異,不論媒體或專家提出多少證據,許多人仍然堅持自己所相信的,那麼民眾究竟相信什麼呢
?什麼樣的訊息對民眾來說才是真實的?

《牛津英語辭典》宣布 2016 年的年度詞彙是「後真相」(post-truth,又譯作後真實),是指每個人都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事實,所以最後形塑公共意見者,並非根據事實的重量,而是情緒與個人信念-,在資訊氾濫的年代,人們將情感放在首位、證據與事實真相淪為次要的現象,就是「後真相」時代的表徵,所謂的事實也不過是個人選擇的結果。



  「後真相」一詞,最早出現在塞爾維亞劇作家史蒂夫·特西奇(Steve Tesich)於1992年出版的著作《The Nation》中提到,We, as a free people, have freely decided that we want to live in some post-truth world.(身為自由人,吾等是自由決定,願生活在某種後真相世界中)。

  這對媒體工作者來說是極大的威脅與挑戰,人們的認知真實不再與媒體相符,每個人所相信的真相來自過去的經驗、同儕的情感,感性早已大於理性,我認為過去的新聞報導形式應該會逐漸轉變,從紙本到電視到網際網路甚至是社群媒體,是形式上的轉移;蘋果日報的出現產生即時新聞,是內容上的轉移;而當今這個社會,需要的是情感的轉移,報導不能只有資訊、簡短的三言兩語或抄抄PTT就結束,而是要根據讀者的情境脈絡去撰寫,給予讀者想像的空間和畫面,有代入感、進一步產生認同感,當然還得要奠基在新聞媒體願意基於客觀、有價值的角度寫新聞,或許能夠在這個後真相時代闖出媒體的新世代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